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?一般的界定为成人血压高于140/90mmHg即为高血压。高血压不仅是中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,也是导致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。 11月13日,首部《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》发布。该指南由以心血管科和高血压为主的多领域专家研究制定,形成了针对高血压的44个关键临床问题和102条推荐意见。新版指南推荐将我国高血压诊断界值由收缩压≥140mmHg和/或舒张压≥90mmHg下调至收缩压≥130mmHg和/或舒张压≥80mmHg。 研究结果表明,我国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,血压值为130至139/80至89mmHg的人群脑卒中风险,特别是脑出血风险明显增加。此次推荐高血压诊断标准改为130/80mmHg,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,特别是脑卒中的预防具有明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。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介绍,该指南推荐将高血压诊断值下调,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、早防早治的理念,对高血压控制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。“一般的高血压患者都应当将血压水平降到低于130/80mmHg。对于血压水平大于等于140/90 mmHg的患者,则可以应用两种或以上的联合治疗,或者采用单片复方制剂治疗。”她说,指南也突出早期达标的重要性,从开始治疗到降压达标的时间强调控制在4周以内,以减轻患者器官的损害。 韩雅玲介绍,虽然下调高血压诊断值,使纳入高血压范围的人群增多,用于前期治疗的费用可能略有增高,但用于后续治疗严重并发症,如脑卒中、心梗、肾功能不全等治疗的高额费用会大幅度降低,并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延长其寿命。 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?推荐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指南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,包括饮食干预、运动干预、减压干预、减重干预、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。其中饮食控制是一个重要干预方向,新版指南推荐中国高血压患者应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。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。 新版指南推荐,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5~7天、每次30~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,且每周进行2~3次抗阻力量练习。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完成上述推荐量的高血压患者,应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。理想的体重指数为18.5~23.9,控制腰围男性<90厘米,女性<80厘米。
|